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科研成果> 论文

我馆恐龙足迹研究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7日  作者:李建军

2012年年初,中国地质学著名杂志、SCI收录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第86卷第1期和国内著名地质期刊《地层学杂志》第1期分别发表了我馆研究人员牵头撰写的科研论文,论文描述了陕西神木新发现的恐龙足迹的形态特征、在化石足迹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地层学意义。陕西神木栏杆堡乡新的恐龙足迹是在2009年发现的,这篇论文是对这批恐龙足迹特征描述的首次正式发表。

1:地质学报英文版封皮

李建军研究员牵头撰写的《中国陕西神木侏罗纪早期重要鸟臀类恐龙足迹化石产地(An Important Ornithischian Tracksite in the Early Jurassic of the Shenmu Region, Shaanxi, China)(Li et al. 2012)》发表在《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l Sinica)第86卷第1期上。文章详细描述了陕西神木栏杆堡乡邱井沟村发现的恐龙足迹特征的详细描述,并建立了新属新种杨德氏神木足迹(Shenmuichnus youngteilhardorum.)。新属种名称是为了纪念中国古脊椎单位学的奠基人杨钟键先生和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先生。1929年他们联合报道了在陕西神木发现的恐龙足迹,后来被命名为中国足迹(Sinoichnites),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特别有意义的是在神木新的足迹化石产地共发现了9条行迹(图2:行迹分布图),其中8条行迹为同一种恐龙在不同的时间

图2:行迹分布图

 

图3:神木1号点足迹产地

 

留下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时间地面干燥程度不同,因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图3:神木1号点足迹产地)。如果这8条行迹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保存,一般会给不同的名称。神木新发现的这些足迹杨德氏神木足迹显示出两种保存方式:一种是比较深的足迹,足迹周围保存“挤压脊”,而形成三角足迹(Deltapodus)类型的形态(图4:泥泞地面的足迹),这种足迹形态具有清晰的后足趾迹和半圆形前足足迹;第二种保存方式为较浅的足迹,显示出莫彦龙足迹(Moyenosauripus)的形态(图5:地面干燥时形成的足迹),前足五趾,后足三趾,而且趾迹十分清晰。因此,神木足迹显示了相同恐龙在不同地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了性的足迹。这批足迹化石的发现成为解决全世界足迹命名方面难题的一个关键性证据。另外,神木足迹的发现在研究四足鸟臀类恐龙在中生代早期的古地理和古生态的分布方面提供了重要证据。由于这个足迹地点比较重要,神木博物馆将邱井沟地点发现的足迹挖掘至馆内保存。在距离邱井沟村地点直线距离3公里左右的李家南畖附近发现了第二个地点。这个地点保存有异样龙足迹(Anomoepus,跷脚龙足迹(Grallator)和三角足迹(Deltapodus以及神木足迹(Shenmuichnus),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植物化石,显示出早侏罗世的时代特征。研究认为神木足迹属于剑龙类足迹所留,提供了侏罗纪早期陕西神木一带有剑龙类恐龙活动的证据。

 

张玉光副研究员牵头撰写的《陕西神木侏罗系恐龙足迹新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发表在《地层学杂志》第36卷第1期上。文章介绍了陕西神木栏杆堡乡两个地点的地层特点(图6:神木2号足迹地点),并深入讨论了足迹的地层分布及地质时代。文章指出神木足迹化石的不断发现,将使得侏罗纪、白垩纪地层中足迹化石的纵向分布得以补充,从侏罗纪早、中、晚期地层,直到白垩纪早期的地层均有恐龙足迹化石出现。虽然至今在陕西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较为罕见,但足迹化石的不断出现亦可表明这里曾经在中生代也是恐龙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图7:神木2号点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