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自然博物馆! 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所在位置:首页 >教育活动> 志愿者之家> 志愿者资料室

如何在讲解词中宣传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5日

——记动物的奥秘展厅放的狼标本讲解感言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的奥秘》展厅里有一处陈列的窗口是“狼的社会”,里面有几只形态各异的狼标本,讲解词如下:

狼的社会中等级制度分明,等级高的立起尾巴,等级低的伏下耳朵并露出喉咙。雄狼会在自己的领域内撒尿做记号,攻击时垂下头并抬起一只前肢,它们坚守一夫一妻制,并彼此体贴照顾。狼群实际上是一个父系氏族,每一群体都是以一头最强壮的雄狼为首领,不仅负责组织和指挥打猎,而且也独占着与雌狼交配的权利。每打到猎物之后,先由它来享用,接着是它所钟爱的雌狼,然后是哺育幼仔的雌狼和小狼,最后才轮到其他的雄狼和雌狼。然而,首领的地位是不稳固的,更不是终身制,而是经常受到自认为是足以强大的其它雄狼的挑战,当然不是通过选举,而是实际的较量,一旦被打败,则不仅它自己,而且连它在位时所钟爱的雌狼也都降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往往是孤苦伶仃,直到死去。由此可见,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权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失去了权力,也便失去了一切。

本人认为,自然博物馆面对的多数是孩子,狼的社会讲解应避开权力的重要性,多从生态环境、生存奥秘方面进行讲解。在上网查询关于“狼”的资料后,归纳了:

狼的三点特性:

1、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是生物链中极关键的一环,并推进了食草类动物优胜劣汰和进化。

2、狼的团结、协作、自律性极强。

3、狼的耐力、执著、拼搏。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狼千万年来不曾灭绝,也不被驯服,自有其中的道理与奥秘。修改后的讲解围绕狼的三点特性分四个层次:

一、狼与狗的关系

现今狗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宠物,而狗实际上是被驯化了的狼的后代。因狼具有忠心,所以驯化了的后代狗对主人忠心耿耿。

二、狼的生存法则

狼是动物中做的比较成功的一种,千万年来不曾灭绝,也不被驯服,与狼的十大处世哲学分不开。狼的十大处世哲学是:①卧薪尝胆;②众狼一心;③自知之明;④顺水行舟;⑤同进同退;⑥表里如一;⑦知己知彼;⑧狼亦钟情;⑨授狼以渔;⑩自由可贵。

三、狼的社会及特性

狼是群体社会,父系氏族,每一群体都是以一头最强壮的雄狼为首领,负责组织和指挥打猎。首领的地位是靠竞争得来的,这样才能确保其威信度。狼的团结、协作、锁定猎物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可以战胜一切;狼的自律性对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食草类动物优胜劣汰和进化。

举例:狼在捕捉大型猎物如:野牛时,是采用团队协同的方式,分成几组,轮流追逐,使锁定的猎物群不能停留,经过这样不停的追逐,老弱者就会掉队落单,成为群狼的盘中餐。同时推进了食草类动物的优胜劣汰。

狼在草原茂盛时会自律,减少生育,使食草类动物得以壮大。相反则加速繁殖,大量捕杀食草动物。所以说狼对生态平衡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动物学家汉弥尔顿观察到,北美草原狼在亲子和其它幼狼共同遇到危险时,往往是先救援其它幼狼而非自己的亲子,这种看似“舍己救人”的行为其实从遗传角度上看是有道理的,因为亲子身上的遗传基因有相当部分和自己是重复的,而先救助其它小狼对保持狼群整体遗传基因绝对数量是有利的。“血缘淘汰”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核心应该首先着眼于种群的利益而非具体的个体,好像这些动物早就意识到——“没有集体,哪来个人”的道理。

四、我们人类需要借鉴什么

狼在优胜劣汰环境下的生存法则;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交流、驾驭变化的能力;狼的耐力、执著、拼搏;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文:卓晓玲,白兮/照片:卓晓玲)